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2018/11/01
【NPOst】仁舟社企專訪|源頭減廢,「淨塑」運動既環保又時尚!
仁舟蜂蠟保鮮布。圖/仁舟官網
「您好,這是我的名片。」從仁舟社會企業副總王文蘭手中接過她的名片,粗糙的再生紙面帶有低調質樸的美感。
今年10 月初,仁舟辦公室才剛遷入新址,新辦公室和舊辦公室只隔了一條馬路的距離。而新址辦公大樓的隔壁,就是里仁臺北旗艦店,仁舟出產的數種商品,整齊陳列在貨架上。短短 2 年間,仁舟已推出 4 項商品:蜂蠟保鮮布、貝殼棉網包、葉子餐盤、水源寶育樹盆。王文蘭透露,近期第 5 項產品也即將面世。
仁舟社會企業成立於 2016 年 10 月,至今正好滿 2 年。為了留給下一代更美好的生活環境,仁舟以「守護海洋,淨塑仁心」為宗旨,試圖將減塑由理念化為商品,能夠更直接有效地降低對環境的危害。雖然仁舟也會參與淨街淨灘等活動,然而源頭減廢才是釜底抽薪之計,也是他們的企業使命。
圖/仁舟提供
關於產品開發,仁舟採用對人體健康、對環境友善的材質,並且兼顧實用性與設計感。「我們也不希望人們覺得說環保就要妥協,就一定要是簡樸的、不好看的……我們希望讓淨塑是一個時尚,是一件很潮的事。」
仁舟由印度引進的葉子餐盤是以自然掉落的棕櫚葉鞘製作而成,每一個盤子都有其獨特的美麗紋路,呈現出自然的質感,曾被客戶指定為戶外婚宴的食器。由於原料本是天然廢棄物,土埋只需 6 到 12 週就能自然分解,成為許多聚餐、烤肉、露營愛好者的愛用品。「葉子餐盤」乍聽之下很脆弱,其實質地堅硬,既耐冷也耐熱,可微波高溫 2 分鐘,也可進烤箱承受 250 度高溫 20 分鐘。食器首重安全,仁舟的葉子餐盤也通過 SGS 檢測,能夠取代塑膠淋膜餐盤,杜絕塑毒威脅。
仁舟葉盤商品 圖/仁舟官網
發想產品時,仁舟會參考國外產品再加以改良,成為自己獨有的設計。例如,網袋在歐美國家十分風行,甚至能夠成為穿搭的配件,且具有輕便而容量大的特點。只是網袋不易收納,放在包包裡容易與其他物品纏繞在一起,十分麻煩,也會降低人們的使用意願,無法達到隨身攜帶、重複使用以取代塑膠外袋的功效。
仁舟以此為切入點,經由特殊的編織方式,將網袋收束成只有掌心大小的貝殼狀,可愛的造型時常在市集擺攤時吸引人們駐足詢問。純棉製作的貝殼棉網包,重量輕、攜帶方便無負擔,而且延展性極佳,能夠承載 5 公斤之重。貝殼棉網包其實就是環保袋,並不是什麼稀奇之物,然而仁舟想要做的,就是將既有的物件經過巧思設計,使得人們更願意使用它,進而達到淨塑的目的。
圖/仁舟提供
仁舟的主打商品蜂蠟保鮮布也是借鏡國外的蜂蠟布再加以改良,以特殊配方將蜂蠟、荷荷芭油等原料調到最適當的比例,與有機棉布結合製作而成,成分簡單而自然。不但能以冷水洗淨重複使用達一年,還可替代保鮮膜與塑膠內袋。王文蘭進一步說明,一個仁舟 L 尺寸的蜂蠟保鮮布,若一天使用一次,一年便能夠省下 66 平方米的保鮮膜,相當於一個羽毛球場的大小。相較於接觸熱、油、酸可能融出塑化劑等物質的保鮮膜,蜂蠟保鮮布是環保又安全的選擇。
王文蘭強調:「人們常常會問我們,你們的競爭者是誰?我常說我們商品的競爭者不是某個特定的品牌,而是人們已習慣使用多年的便宜塑膠。」仁舟的每一項商品,都是為了取代現有的某項塑膠產品而存在,只要多一個仁舟商品被利用,就能為地球減少一點塑膠的使用量。
圖/仁舟提供
蜂蠟保鮮布、貝殼棉網包與葉子餐盤,都是方便實用的日常用具。相較之下,水源寶育樹盆現階段是仁舟較偏向 B2B(Business to business)定位的商品。
水源寶是仁舟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植樹團隊共同研發設計,接著在臺生產製造的產品,已經取得 2 項專利。國外雖已有類似的育樹盆,選用的卻是塑膠材料。專業的種樹團隊,經常一次種植成千上萬棵樹,通常樹苗種植幾年後便能夠穩定成長,不再需要依賴育樹盆,然而多數情狀下,不太可能再將育樹盆一個一個從土中取出。為了友善環境而植樹所使用的塑膠育樹盆,反而有傷害環境的疑慮。
水源寶育樹盆 圖/仁舟官網
早在仁舟成立以前,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便找上仁舟董事長湯文清,結合二方種樹與淨塑的專業,希望能夠開發出一款育樹盆,給予植樹初期樹苗所需的幫助,又不以塑膠製作。水源寶育樹盆經過研發實測 2 年,直到今年一月才正式對外銷售。
水源寶以回收再生紙漿與天然可回收的材料製成盆體,能夠盛裝 15 公升的水,至少一年以後才會在土中自然分解,化作春泥更護樹。除盆體與上蓋,水源寶還包括 2 條導水繩,可透過涓滴細水穩定的提供小樹苗水分。導水繩雖因難以克服微生物快速分解的問題,無法以可自然分解的棉繩製作,然而相較國外的塑膠育樹盆,水源寶的發明已是一大躍進。
水源寶的實測過程更是艱辛。由於放置戶外,直接面對大自然的考驗,必須克服環境的差異性。王文蘭分享她跟隨慈心團隊前往不同地區植樹的經驗,小小一個臺灣,臺北萬里雨水充足,屏東卻 3 個月才下一場雨,都已是常態。除了天氣變化,土壤狀態、溼度、環境溫度也都會影響水源寶的運作,這些都是仁舟團隊需要面對的挑戰。
圖/Julien R @ unsplash
基於環境保育的需求,植樹地點往往位於偏遠的海灘與山區,不在水線所及之處。以往植樹都必須派遣水車前往澆水,然而水車一趟只能澆灌幾百棵樹,碰到較大規模植樹時就需要更多人力、物力多趟來回執行,才得以完成澆水工作。樹苗初植的前期,需要澆水的次數較頻繁,隨著種植時間拉長,澆水的間距也可延長。而育樹盆正好陪伴著幼苗度過最需要輔助的一段時期,不但盆體能夠供給水分,還具有防雜草、防風、防晒、保溼等多種功能,而依目前的實種數據顯示,相比於以往「土生土長」的種樹方法,水源寶育樹盆能夠將樹苗一年的存活率由 30% 提高至 70%,不僅植樹,更能護樹。
水源寶推出後,不僅能助益許多環保植樹團體或經濟樹種的栽種,企業也能透過植樹換取碳權。仁舟未來也會推出植樹相關輔具,作為水源寶系列商品,開展更多面向。
仁舟將自身定位為社會企業,欲兼具 NPO 的「善意」與營利事業的「利益」。經濟部 103 年 9 月核定之〈社會企業行動方案〉,其中一條社會企業的狹義操作型定義是:「組織當年度可分派盈餘應至少有 30% 保留用於社會公益目的,不得分配。」而仁舟成立之時,股東們便已承諾盈餘將 100% 回饋於社會公益及員工,不參與任何分紅。而其中的盈餘回饋項目,包含了支持推廣淨塑的 NGOs、公民教育、參加淨塑相關社會活動,以及持續研發淨塑商品、創造青年就業機會等。
大多數社會企業的共同創辦人和實際執行者是重疊的,然而仁舟的情況不同,是股東們出資請專業經理人經營管理。仁舟的董事長是成功的實業家,而身為副總的王文蘭也是外商公司出身,得以將過去豐富的經驗用於仁舟的發展。現階段,仁舟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出更多好的淨塑商品,以提供消費者更多的淨塑選擇,並不特別追求利潤。
如今,仁舟正在努力的反而是盡可能地降低產品售價,進而提高人們對產品的接受度,以達到淨塑目的。王文蘭提到:「目前就我們自己在開發的過程中,我們知道這些東西不是只要賣給一群少數民眾。我們董事長給我們的勉勵是,不僅要在臺灣銷售,更要行銷國際,所以要想辦法強化競爭力。而產品的競爭力,第一除了實用性,第二除了設計感,再來就是價格,所以我們也會很努力地降低成本。」
面對市場,王文蘭想得很實際:「說穿了,社企還是企業,還是面對著消費市場嚴酷的考驗。」
撕下環保標籤,回歸產品本身。若在設計一件物品時即以永續的角度,全盤考量從生產到淘汰的整段過程,就能從物件本體達到環保的效果,只要有人使用它,就是在對環境用心。這是仁舟社會企業的策略:任何人都可能是仁舟的潛在客戶。畢竟環保從來不只是某一群人的責任。為了改變現狀,仁舟竭盡所能,促使消費者願意在生活中使用淨塑產品,為自己的健康與環境健康加分。
圖/仁舟官網
關於仁舟對自己的期許,王文蘭表示,推廣商品之外,也要推廣淨塑教育。「我們希望一葉輕舟的漣漪也可以守護起整片壯闊的海洋。這是一個雄心,但我們還是可以扎扎實實的去建造這艘船,讓它更堅固,禁得起風浪吹拂,這樣才能讓淨塑理念繼續推廣。」
未來,王文蘭希望仁舟可以成為大家一談到淨塑就第一個聯想到的品牌,並且將仁舟打造為一個淨塑平臺,與產官學界或其他組織建立連結、資源共享:「藉由我們這艘船,會不會有更多的小船加入,大家一起朝目標出航,讓越來越多人重視淨塑商品,集結成一個船隊,不是也很好嗎?」
「我認為社會企業是重視共益、值得期待的社會創新,仁舟很榮幸成為一家社會企業。我們也想證明,社會企業是一個可以成功運作的商業模式。」
文章轉貼自:https://reurl.cc/XWAxe